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第0852章 天下苍生!

第0852章 天下苍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张好古说完,黄宗羲和顾炎武将一堆米种分给众人,众人仔细看着手中这些米种,神情有些古怪。

张好古又说道:”把湖广的稻米和南洋的稻米也都拿上来,给大家看看。

很快,众人眼前都出现了三小搓米徐光启研究出来的辽东大米,大明原本的湖广大米,还有南洋的大米。

这些大米摆在众人眼前后,众人的神情终于不一样了,卢象升死死盯着这三堆大米:”这辽东的米,看上去产量不比湖广的差啊。

是啊,这辽东米的产量,看上去不比湖广的差!

不仅仅是一株稻米的数量,还有大米的色泽和饱满度,辽东的大米看上去都非常优秀!

张好古说道:”这就是徐老研究的大米。诸位,这徐老研究的辽东大米在辽东的产量非常好,而且耐寒,有这两点在,辽东就不是苦寒之地,而是塞外的鱼米之乡啊。

袁崇焕是在辽东经略数年的总督他对辽东情况最为清晰。

而对这辽东大米,袁崇焕也是感慨最深:”都说辽东苦寒,但辽东土地并不差,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粮食,目前在种的都是士豆和红薯。

辽东地区河多,水系好,鱼获也多,我们差的,就是一种可以主推的粮食。

”有了这辽东大米,日后就可以大范围推广到三省之地,到时候我们就不用担心粮食不足,而且老百姓也能放心生养,这是大好事啊。正如明公所说.辽东完全可以就此变为鱼米之乡啊。

在坐的众人不是一省总督就是经略地的大将军,加上在大同书院的学习他们的眼界也好经验也好,都不差。

哪怕袁崇焕不说,大家都意识到一种能在辽东这种地方可以大规模种植的产量极高的耐寒粮食意味着什么。

刚到辽东就有这样的好消息,看来老天爷还是眷顾我们的嘛。”袁应泰笑呵呵的说着。

”这都是徐老的功绩啊,这足以全活三省百姓之命,徐老功德无量,足以名垂千古啊。”

汪文言感慨着。

黄立清也是说道:”不错,此等功绩,全活万民,可谓当代神农,徐老日后,可要万家生佛了。

忽然,周进勇问了句:”为何今日不见徐老”

是啊,徐光启是工部尚书,是大同社的核心层,虽说一直不怎么活跃,但徐光启的功绩众人都是肯定的,身为工部尚书,徐光启不仅忙着改良器械,还忙着百姓的吃饭问题,属于那种埋头苦干之人。

而大同社又不是旧党那些只知道假大空除了贪腐就是结党营私的官僚,更不是英吉利那些逮着一个好用的就本着”只要用不死就往死里用”的心态去狠狠压榨的黑心蛆,怎么可能无视徐光启呢

听到有人提到徐光启,张好古这才说道:”徐老年事已高,而且在辽东

耗费了太多心血,能撑到现在已经是天佑前些时日我见过徐老后,徐老家里就派人传来消息,徐老病倒了。

张好古的表情很哀伤,他知道,徐光启是硬撑着一口气等着自己来,要把他的研究成果给自己,好让这些东西真正的发挥作用,而不是被浪费,被无视被丢弃在仓库里。

听到张好古的话,众人愣了下,一个个神情也都复杂起来。

张好古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当日我见到徐老,对徐老说,他的功绩足以青史留名,千古流芳。

可徐老告诉我,他可不是为了青史留名才在辽东研究稻种的。

,诸位同仁,可知道我当时是什么感受”

之前我们大同社声势很大,内阁新军,地方督抚知府,很多都是我们大同社的人,因此人心浮躁了不少,做事也莽撞了不少。

很多人可能已经忘记了当初在大同学院学的东西,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变得只知道升官发财,功名利禄。却完全忘了,这些都只是附带。

很多人主次搞混了,做事也就不再问本心,而是追求官场利弊了。

当朝廷有消息说我要封王时,我们的很多人都跳出来表示支持,觉得封王是一件好事,代表我们的势力越来越强,说不定我们能取而代之。

后来又传出说我要离开朝廷,大同社要撤出直隶后,人心又混乱了一阵有相当一部分人都选择留下,这些我不怪他们,人各有志,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也没理由阻止他们。

我本来以为,到了辽东来的,都是经过了自己内心抉择,有了一定觉悟的,没想到啊。

张好古说着,轻笑了一声:”这些日子,不少人都来找我,劝我抓紧称王建制,劝我祭天地祭祖宗,然后把这辽东转化为独立王国。到时候我是称孤道寡的辽王,大家也是辽国权贵,可富贵传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