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 第0857章 人菜瘾大,京师三大营暴走了!

第0857章 人菜瘾大,京师三大营暴走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大江南北,大明如今的各省各府,人人都开始自危,纷纷将手里的宝钞兑换成金银乃至粮食。

在这样的恐慌下,金银和粮食价格一路暴涨,宝钞的价值是不断下跌,而各地的金银储备能有多少呢

勋贵和地主士绅哪怕兑空了,可对他们手里的宝钞来说,那点金银也不过是寥寥啊而更广大的百姓和基层工人商人们呢

他们又该如何

朱由检当发觉宝钞彻底编制,大明各地一时间隐隐有弃宝钞不用的声势后,也是慌了,他连忙召集来自己的内阁解决问题。

毕竟朱由检才是个担任皇帝不足两年半的新人,之前只是一个闲散王爷,一个自命不凡的文青,莫说治国了,一个农庄都管不明白,他只能求助自己的阁臣们。

内阁首辅钱谦益,礼部尚书温体仁,户部尚书施凤来,工部尚书杨昌嗣这几人被朱由检叫来,要求他们解决如今崇祯朝的***烦。

宝钞太多开始贬值,百姓纷纷要求兑换金银,各地大

明银行都银根告急,就连金陵银行的金库都空了,如今百姓惶恐,士绅惊动,这天下动乱,该如何是好

听着朱由检的问题,温体仁沉默不语他怎么会懂经济

他可是纯正的文人,是胸有韬略,能治理天下的文人,工商小道可不在其通略之内而钱谦益和施凤来,杨昌嗣这三人,都是懂经济的,其中钱谦益懂得最多,可正因为懂的最多,钱谦益才愈发不敢开口。

最终还是杨昌嗣和施凤来商议着,让朱由检下旨宣布大明宝钞依旧是朝廷通用货币同时严禁宝钞兑换金银,只允许宝钞流通强硬的阻拦宝钞贬值,把金银回收朱由检也没什么好主意,于是就通过了这道旨意。

这下好了,天下百姓更恐慌了,朝廷强令下旨宝钞流通,同时不允许大家兑换金银那这宝钞真的还能值钱吗

一时间人人惶恐,反而更加拼命的兑换金银和粮食,银行不予兑换就走黑市,走地下,虽然价格更高,但宝钞眼看就是废纸了这个时候不换金银还留着干什么

于是,随着朱由检的圣旨下达,天下的动荡非但没有平息,相反宝钞的价值又下跌了。

百姓们想方设法的把宝钞换成粮食,地主士绅和官宦勋贵也是不断变着法子把宝钞换成金银和粮食,这就导致粮食和金银价格愈演愈烈,偏偏宝钞下跌的行情和跳崖一样大家手里的宝钞愈发不值钱,大家愈发的想要换成其他的金银和粮食,而如此一来粮食价格和金银价格又要增长,而宝钞的价格也顺势再跌这样一个死循环不断往复,大明的经济瞬间崩塌,几乎一夜之间,百姓们就不愿意用宝钞交易了,商人们也不收宝钞了。

粮食,金银,布匹再次充当起了货币的作用,大明一时间仿佛回到了洪武初年那个一穷二白,天下用布匹和粮食当货币的时代崇祯皇帝的恢复祖制的美梦,还真就成了!

天下人真的如同洪武朝时期一样贫穷了宝钞也真的和洪武朝一样不值钱了,粮食和布匹又涨价了,不法勋贵和贪官污吏也越来越多。

可惜崇祯不是洪武帝,没有那开天辟地的功绩,更没有压服天下的能力,他也不愿意对官宦和士绅下手,这就导致天下的动荡愈演愈烈,一发而不可收拾。

偏偏在这样的时候,三大营又出事了!

如今已经是崇祯二年的六月,按照旧例该给三大营的军士发上半年的粮饷了。

可是当将士们苦等了良久后,没有收到米粮,也没有收到金银,人人只收到了一大袋宝钞。

这下将士们也不乐意了。

宝钞现在都和废纸一样了,还给我们发宝钞,我们怎么用啊!」

就是啊,宝钞都无法买粮食了,我们拿着宝钞,吃什么喝什么啊!」

」原本不是还应该有粮食吗怎么粮食没有了」

粮食我们的箭矢和弹药消耗都多久没补充了军械和甲胄都没有了,还指望粮食早让那些上官贪墨了!」

将士们抱怨着,纷纷要求兑换粮食和金银,毕竟宝钞如今一分钱不值,谁愿意拿着这些废纸啊!

将士们的抱怨,三大营里的勋贵军官自然是知晓的。

一个军官有些担忧:」全给他们发宝钞真的行吗」

另一个勋贵子弟则是说道:」如今粮食什么价金银又是什么价不给他们宝钞难道要我们自己掏钱给他们发粮食和金银吗

这话说出来,一开始说话的那个军官闭嘴了。

说起来,这些勋贵子弟真的不是都只知道吃喝玩乐,他们能到这三大营来,起码也都是粗通军略,知道一些行伍事情的。

他们难道不知道军士需要常加熬练,需要消耗弹药去喂养精锐吗

可皇帝已经下旨,要求三大营节俭,严禁浪费,训练不提了,演武也不提了,就连平常的日常消耗都停止了,没钱哪来这些补充啊

勋贵子弟们也想带好兵重演自家祖辈的荣光,毕竟都是年轻人,也都有些志向,谁不想学着曹文昭亲率三万王师廖战十万满蒙联军,名扬漠南

谁不想学周遇吉亲率万骑精锐,追亡逐北,打的皇太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谁不想学赵玉琪和黄得功亲率大军帅师伐国,名震天下

可是他们遇到的不是天启,而是崇祯。

而崇祯皇帝,实在是太过于人菜瘾大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