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剑来 > 第七百六十四章 祖师堂内

第七百六十四章 祖师堂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落魄山的山水谱牒抬升一个大台阶,从原本的大骊礼部归档,变成了被中土文庙记录在册,落魄山显然有意无意绕过了大骊王朝。没有与大骊宋氏借力,讨要那份举荐,落魄山这边只是飞剑传信京城礼部,算是与大骊朝廷说了有这么件事,打过招呼而已。

观礼一事,陈平安其实只能算不陌生,因为只有一次。而登山之人,除了山泽野修,山上的谱牒修士,观礼次数,本都不该如此少。越是大宗门大仙家,观礼的机会和次数就越多。早年陈平安只是游历青鸾国,路过青要山的金桂观,金丹地仙的老观主张果,当时要收取九位谱牒弟子。

相较于金桂观的收徒,霁色峰祖师堂,哪怕是跻身宗字头的大典,其实已经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同样是跻身宗门仪式,清风城和正阳山,几乎都是从早办到晚,期间只是“请出”金书玉牒和文庙礼器这一件事,听说就耗费了两个时辰,宗门庆典,礼诵观礼客人各自就位落座,那位祖师堂唱诵官,都会用上类似道门青词宝诰的拖腔,极缓极慢,而那不过百余字的金书玉牒,在礼官捧出诵读之前,都会有各类兴师动众的庆贺仪式,作为铺垫,例如正阳山剑修的联袂祭剑,用以祭奠祖师堂历代祖师,还要营造出各种祥瑞气象,从六种到九种不等。再通过山水阵法,以及开启的镜花水月,传遍一洲山上仙家。此外光是提供给观礼贵客的仙家茶水、山上瓜果一事,以及沿途栽种奇花异草,仙鹤灵禽齐鸣在天,祖师堂礼制处,就会精心筹备个最少月余光阴,为此消耗神仙钱的颗数,更是以谷雨钱计算。

而落魄山这边,就是清茶一碗待客而已。

刘羡阳,莫名其妙跌了一境,但是无论本命飞剑,体魄神魂,气府经脉,都没有任何损伤,就只是一粒元婴,有等于无,极其古怪,阮邛才会答应让他留在铁匠铺子那边养伤。

刘羡阳每次望向陈平安,都笑眯眯的,每次视线交汇,陈平安都摆出一副身正不怕影子斜的表情。

北岳山君魏檗,是宝瓶洲历史上的第一位上五境山君,如今又是首位等同于仙人境的大山君。

所以前些年披云山又办了一场名正言顺的夜游宴,因为大战落幕后,各有战功捞到手,大骊多有封赏,所以各路谱牒仙师、山水神祇,原本干瘪的钱袋子又鼓了起来,北岳地界,不至于砸锅卖铁,哀鸿一片。

太徽剑宗,上任宗主韩槐子,战死于剑气长城。掌律老祖黄童,战死在宝瓶洲中部战场。都死在了异乡。

以至于如今整座宗门,就只有宗主刘景龙这一位上五境剑仙,玉璞境。弟子白首,金丹剑修。结丹后得以开峰,成为翩然峰新任山主。

白首今天觉得有些奇怪,剑气长城的九个小屁孩里边,有个叫白玄的小家伙,总瞅自己,好像跟自己很熟的样子。

金乌宫柳质清,云上城徐杏酒,都坐在刘景龙附近,两人都曾去往翩然峰,找太徽剑宗的年轻宗主喝过酒。如今刘景龙享誉两洲的酒量,徐杏酒和柳质清都功劳不小。再加上之后女子剑仙郦采、老武夫王赴愬等人的推波助澜,算是有了个定论,刘剑仙要么不喝,只要开喝,酒量就无敌。

所以这次登门做客,刘景龙既是为落魄山道贺,也要与陈平安道谢。

龙泉剑宗的开山大弟子董谷,也就是刘羡阳的大师兄,如今是元婴境,却非剑修。师妹徐小桥,金丹境剑修。谢灵,元婴境剑修,同时精通符箓、阵法。跻身宝瓶洲年轻十人,而且这些年中,名次不断提升。如今已经超过了风雷园剑修刘灞桥。

年轻十人。为首之人,真武山马苦玄。除了龙泉剑宗嫡传谢灵。还有元婴剑修刘灞桥。云林姜氏,元婴修士姜韫。观湖书院,当过三次君子的贤人周矩,在君子贤人两个头衔上来来回回的,乐此不疲。真境宗,金丹瓶颈剑修隋右边,此外的年轻十人,都是在大战当中崛起的新面孔,例如马苦玄的师伯,兵家修士余时务。

宝瓶洲还有候补十人。其中有正阳山一位少年剑修,剑仙胚子,名为吴提京,在正阳山跻身宗门之时,少年同时被正阳山山主收为关门弟子。

宝瓶洲年轻十人和候补十人,总计二十位修道天才,落魄山这边幸好还有个隋右边,占据一席之地。

董谷坐在风雪庙大剑仙魏晋一旁,毕竟风雪庙算是龙泉剑宗的“娘家”,而魏晋如今又是当之无愧的宝瓶洲剑修第一人,董谷在魏晋这边,自然十分恭敬。而在山上一向清高到孤僻的魏大剑仙,对这个山泽精怪出身的龙泉剑宗大弟子,也算破例了,言语虽然不多,但是带着几分笑意。要知道魏晋是出了名的不会与人客气,哪怕是回到风雪庙,魏晋一样只去神仙台。

先后两场问剑天君谢实,在剑气长城和宝瓶洲两处战场问剑大妖,都是一言不发,唯有递剑而已。

孙氏家主孙嘉树,和桂夫人的唯一嫡传金粟,已经结为夫妻,也是一双山上道侣了。

趴地峰火龙真人的爱徒张山峰,正在闭关,所以未能出席观礼,按照指玄峰袁灵殿的说法,小师弟张山峰,此次洞府境跻身观海境。当年青鸾国一别,张山峰都还不是中五境修士。

观礼落魄山的袁灵殿之外,几位师兄,连同师父,一起为张山峰“护道”。闭关求观海……一位飞升境的火龙真人,白云一脉祖师,桃山一脉,太霞一脉,都在洞窟门外为一位洞府境修士护道……

这种事情,估计也就趴地峰做得出来。不过所谓的护道,其实也就是几位师兄弟陪着师父他老人家一起唠嗑,摆好桌子,备好酒水,佐酒菜来几碟,瓜果一大盆,赏赏月色,看看风雨,静待师父的诗兴大发,打油诗来那么几首,然后一个个眼神真挚,拍案叫绝……袁灵殿不顺眼那两个溜须拍马的师兄很多年了,尤其是这次,原本他都备好了笔墨纸砚,总觉得肯定可以扳回一局,不曾想师父要他来落魄山观礼,结果没能派上用场。

李希圣带着书童崔赐,正在游历流霞洲的天隅洞天。

钟魁,与骸骨滩鬼蜮谷的京观城城主高承,在从蛮荒天下托月山重返浩然的亚圣护送下,跟随那个鸡汤老和尚,一起去了西方佛国。

白帝城城主的关门弟子顾璨,如今身在扶摇洲,据说因缘际会之下,被他找到了一处小洞天秘境,正在闭关炼化。

披麻宗宗主竺泉,去了中土上宗。

邵云岩与酡颜夫人联袂云游,来到了宝瓶洲。邵剑仙当年让刘景龙和水经山卢穗一起,帮忙带走春幡斋那串葫芦藤,当年结出的十四颗小葫芦,最终瓜熟蒂落,春幡斋运道极好,竟然比预期的七枚养剑葫,远远要多,多达十枚养剑葫。除了七枚都早已预定出去,所以邵云岩如今手上还有额外三枚品秩极高的养剑葫,此次观礼的庆贺礼物,就是一对养剑葫,寓意好事成双,同时算是帮了囊中羞涩穷光蛋的酡颜夫人一个大忙。不然酡颜夫人这一路,走得惴惴不安,登山之前,差点就要转头就走,打算留在小镇那边,打死都不敢见那位隐官大人了,邵云岩临时送她一枚养剑葫,酡颜夫人这才有胆子登山恭贺落魄山。

林君璧和郁狷夫,是被崔东山“顺路”带来落魄山。

落魄山这次没有邀请春露圃修士。

趁着所有人都喝茶的间隙,陈平安与崔东山快速心声言语,才知道这位学生这趟中土文庙之行,确实很忙。

崔东山从桐叶洲大泉王朝动身,跨洲远游,先是去了趟功德林,见到了先生的先生,祖师老秀才,好得很,在那边与一个被誉为“天下儒者宗”的董老夫子,还有北俱芦洲旧鱼凫书院的山长周密,仨臭棋篓子经常下棋。然后崔东山得了祖师爷的授意,先留下了那方藏书印,再得了祖师爷的口信,以及董老儿的一封书信,去礼记学宫找大祭酒。

而茅小冬辞去大隋山崖书院的副山长,进入三大学宫之一的礼记学宫,担任司业一职,仅次于大祭酒。按照山上好事者以山水官场的算法,学宫司业一职,低于祭酒,却要略高于七十二书院的山长,贤人君子,再“正人”君子,书院山长,学宫司业,学宫大祭酒,陪祀圣贤,文庙副教主,文庙教主,这就是儒家文庙相对比较按部就班的“官场进阶”了。

茅小冬带着李宝瓶,李槐。还有一拨学宫儒生,一路南下,先后游历婆娑洲,雨龙宗,剑气长城。

如今一行人应该身在剑气长城了,山水迢迢,所以错过了这场观礼。

崔东山与那学宫大祭酒一合计,就以礼记学宫茅司业的名义,举荐落魄山提升宗门。

崔东山还七弯八拐,找到了一位文庙老圣贤,辈分极高、功德极大的伏胜。于是手中就又多了一封举荐信,最后加上即将赶赴桐叶洲担任一座书院山长的周密。山长,司业,陪祀圣贤,三封举荐信在手,再跑去中土文庙,找到了副教主韩老夫子。最终三位正副教主和三位学宫大祭酒,在文庙聚头议事,其中有两人希望“再议”,理由是既然落魄山的山主,按照你崔东山的说法,就“只是元婴剑修和九境武夫”,提升宗门,于礼不合。

气得崔东山差点撒泼打滚,结果礼圣现身,只说了句,不用再议了。

那么自然就是不用再议了。

等到周米粒三个端茶,所有人又都喝过了茶水。

裴钱和曹晴朗已经搬了一条桌椅,摆放在陈平安和长命道友的位置中间,是为提笔记录谱牒一事而准备,因为长命、米裕和韦文龙在内一大拨谱牒修士,由于陈平安太多年不曾返回家乡,其实尚未真正记录在霁色峰祖师堂的山水谱牒,所以今天就要补上,陈平安起身走向那张书案,笑道:“山水谱牒记录名字一事,按照山上规矩,本该是掌律执笔,我们落魄山,比较小门小户,先前都没来得及设置掌律一职,所以今天我先代劳,等到我亲自为长命在谱牒上记名,再让掌律长命坐在这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