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父可敌国 > 第一二三八章 六王爷造车

第一二三八章 六王爷造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接下来的几天,朱桢便将带来的一万六千名车夫,分成数百个教学队,分布在南阳湖各处。

每个车夫带六到七个学生,手把手教授他们用凌枪驾驭冰车。

南四湖便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驾校。平安被他任命为驾校校长,他将组建一个千人考核团队,负责对所有教学队的教学进行考核。这套玩法明军熟得很,自开国起,他们每年都要被朱老板考核。

如何制定明确的标准、公平的奖惩……这些平安全都轻车熟路,用不着朱桢操心。

他的注意力放在了造车上。光有驾校还不行,还得有造车厂。

朱桢在南阳湖沿岸设立了足足四十個造车点。让他从北平带来的工匠当师傅,山东本地的工匠当学徒,师傅边做边教,学徒边学边做。

跟朱桢预想的不太一样,制造冰车确实不难,但制造能载重两千斤的大冰车,还是有些不容易的。

一般的冰车载重千斤就到头了,载重增加一倍的冰车,大小差不多也要增加一倍。这不仅需要更多的用料,还会让冰车更笨重。尤其是满载以后,别说纯木质的冰橇,就是包了兽皮或者铁皮的冰橇,车夫撑起来都很吃力,根本不适应这样的长途运输。

所以制造大冰车时,工匠们会在两根纵向的木冰橇下,再嵌上两根细细的铁条。就像给冰车穿上了冰刀一样,实际跟冰面接触的部分只有铁条而已。

因为铁条比木头光滑,也更窄,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更小,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减小摩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