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挽歌 > 第96章 国策之变

第96章 国策之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开元时期,大唐在边境大规模屯田,以供军粮所需。

随着屯田数目的稳步增加,中枢往边镇输送粮草日益减少。

和平时期,边镇基本上可以保证粮草自给自足。

到了开元末年的时候,全国屯田共计1037屯,其中一屯为五千亩地。

而河西屯田154屯,这个数字在边镇当中排第三位,仅次于幅员辽阔耕地众多的河北,以及防备吐蕃入侵京畿的陇右。

但以河西地区的人口规模来说,这个屯田的规模则相当惊人,直接排到全国第一,而且屯田在所有耕地中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地方!

甚至可以说,河西走廊的农田,屯田比例占优。这些屯民亦是河西诸军的主要兵员,服役时间长却又不连续,基本可以保证按时轮换。

所以这里的社会基本面,便是家家有田产,户户有军士,土地兼并得到了极大抑制。所实行的制度,并不能完全用“长征健儿”或“府兵”来概述。

他们的性质,实际上更接近一种待遇弱化版本的府兵。

即:无须自带军备番上,粮食补给无忧,轮换定时无碍,作为赏赐的春衣与冬衣奇缺,作战基本上没有物质奖励。

李林甫的这次军改,便是以河西边军为范本,稍加改良后,在其他地区推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