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扩张之路 > 第五百八十四章

第五百八十四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自从辽东、外蒙等地区的问题被解决之后,中国的边境问题基本已经得到了解决,虽然在南方还有越南等于中国接壤的地方,但也只能算是小患而已,毕竟中国历史上,有从北方来的威胁,也有从海上来的威胁,偏偏这五千年来就没有从东南亚来的威胁——————硬要算,海患从明朝就有了吧?

虽然那些所谓的倭寇,其实通常都是由中国人组成的…

不过如此一来,严绍的话就显得有些蹊跷了,毕竟在周边已经解决了之后,很难说还有什么需要确保的地方,除非…

“除非…”瞥了严绍一眼,李良按照自己对严绍的了解进行了一番推测,过了半响才略显失色的道。“莫非总统想要在外兴安岭或是朝鲜动手!”

以李良对严绍的了解,在周边无事的情况下,既然严绍想保住某个地方,那么很明显,就意味着他打算对周围的一些地区动手。而在这些地区李良,外兴安岭和朝鲜无疑是最合适的目标。

外兴安岭,俄语斯塔诺夫山脉,位于黑龙江以北,俄罗斯境内。从秦汉时起,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包括肃慎、鲜卑、蒙古、女真、鄂伦春等,在这一带生活。清朝时也有少量汉族人迁居至此。外兴安岭,亦作“石大兴安岭”。俄称“斯塔诺夫山脉”。位于东西伯利亚勒拿河流域与黑龙江流域之间,西起鄂嫩河北、肯特山东,绵亘向东,其北支脉抵白令海峡,其南支脉抵鄂霍次克海,是北流入北冰洋、南流入黑龙江及太平洋诸河的分水岭。

1849年至1853年,沙俄海军军官涅维尔斯科依带领武装人员,越过外兴安岭侵入黑龙江下游,建立侵略据点。随后,在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指挥下,大批沙俄侵略军闯入黑龙江,对中上游北岸和下游两岸实行军事占领。

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沙俄政府得知清政府已经焦头烂额,于1858年1月5日召开“特别委员会”会议进行密谋。会议采纳了穆拉维约夫关于继续向黑龙江“移民”,并以武力为后盾,与满清政府举行的外交谈判的意见。

最终清政府被迫与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城和约》,又称《瑷珲条约》。这是沙皇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清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此条约依然有效,将中俄两国边界线由外兴安岭南移至黑龙江,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和直至北冰洋的乌第河一带、勒拿河未定界一并被俄国吞并。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即外东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性割让领土最多的条约。从此,外兴安岭的名字在中国疆域版图上消失。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和俄国人签订条约的官员其实根本就没有这个权利与俄国人签订条约。所以这个条约应该是无效的,可是清政府根本就没有能力拒绝这么一个条约,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外兴安岭没了…

至于朝鲜,则是中国过去上千年来的属国,这种情况从未改变过,一直到中国与日本的日清战争为止…

而以李良对严绍的了解,若是严绍打算挑选一个地方开刀的话,这两个地方绝对是最适合的。

毕竟无论是外兴安岭还是朝鲜,在这个时代的许多国人看来,都是属于自己的地方。只不过暂时被强盗抢走了而已,而拿回属于自己的地方,显然是非常理所当然的。

同时日本在山东战役后损失惨重,目前已经没有了威胁中国的能力,俄国虽然看上去是个庞然大物。但是在东线的损失只会比日本更大。即便欧战结束协约国获得了胜利,以俄国的损失,至少十年之内恐怕都无法弥补,即便严绍动手夺回外兴安岭,恐怕俄国也无法报复,如此一来…

无论是朝鲜还是外兴安岭,显然都是非常值得动手的目标。

至于其他地方。当然也不是没有选择。

比方说依旧被日本占据着的台湾,在比方说由英国统治的缅甸和由法国统治的法属印度支那,也就是所谓的越南…

问题在于英国在欧洲的损失虽然不小,但毕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就算损失在大也不可能比俄国大。而且英国强于海军,中国海军这些年来虽然进步不少。但是和英国相比差距依旧大的离奇,别的不说,但是那两位数的战列舰,就已经足够让中国小心谨慎了。

若是同英国交手,英国甚至都不需要派遣部队到缅甸去。只需要派出海军封锁中国沿海,没事再炮击那么一两下,就已经足够让国社政府吃不了兜着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