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扩张之路 >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埃及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埃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对旁人的话,或许也就算了,但是司徒南到是的确非常看重这个叫李济的年轻人。毕竟在自己手底下的年轻人里面,他可以说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个。司徒南甚至曾经想过要将其收为关门弟子。

嗯,确切的说,不是曾经。而是打算等到这次的考古行动结束之后。

当然,收徒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何况还是关门弟子?

要知道,古代的中国可是非常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事情的。换句话说,师傅可以当成老子一样看待,而徒弟也可以当成是亲儿子——————即便是所谓的女婿,按照这套理论来讲,也没有徒弟亲,毕竟女婿只是半子而已。

当然,这仅仅只是理论上讲,因为实际上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女婿要比徒弟亲,很少会有徒弟比女婿亲的情况生。毕竟不管怎么说,好歹都有女儿的那层关系挂着呢。

虽说,在后世的一些宫廷剧或是其他的一些剧里面,经常可以看到岳丈事或者是别的什么的时候,做女婿非常断然的把自己的半个老爹给卖了…

虽说上述的行为,通常都是在古代的时候才会生的。但是眼下毕竟只是刚刚脱离了古代的近代,这类过去的习俗对于眼下的人们来讲,依然有着非常深厚的影响力。

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司徒南才会如此的慎重。

毕竟和后世的时候不同,这个时候收关门弟子,基本上就跟找儿子差不多了。

很多时候,这类弟子甚至可能会比亲儿子还要靠谱一些也说不定来着。

不过即便是找儿子,好歹也要找个孝顺,有出息些的不是?

所以司徒南打算趁着这次任务的机会,先好好的考察一番,看看李济的人品、心性怎么样,如果没问题的话,那么等到回国之后,司徒南便打算收其为关门弟子。

“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种预感,这个小子将会青出于蓝…”

看着不远处正一脸好奇的李济,司徒南在自己的心底默默的道。

不能不说,他的这个直接并非是错的,因为眼前的这个人,在原来的中国历史上的确是留下了非常深厚的一笔…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叫做李济的人,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被誉为‘中国考古之父’…

李济的前半生并不像许多有成就的人一样非常的坎坷,在原来的历史当中,李济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堂,后前往美国留学,就读麻省克拉克大学学习攻读心理学和社会学硕士学位,192o年进入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受民族学家罗兰?狄克森与体质人类学家恩斯特?虎顿指导,于1923年完成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从而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返回中国。

1924年开始从事田野考古,1925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人类学讲师。1926年掘山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成为中国考古学史上次正式的考古掘工作。1928年成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组长。并于1929年接手董作宾的职务,领导日后十年的殷墟掘工作。1945年担任中央历史博物馆任馆长,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同年底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居台湾,并于隔年创立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并出任任系主任,先后主持系上工作十二年之久。1955年接任董作宾的遗缺,担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直到1972年为止。1979年8月1日病逝于台北温州街寓所。前后表考古学著作约15o种。其养子李光周亦为重要的考古学家。

可以说,李济对于中国的考古界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历史上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诸如夏鼐、尹达、高去寻、石璋如、尹焕章与赵清芳等都曾接受他与梁思永的指导与训练,并参与殷墟的掘工作。他在台湾所栽培的学生,如张光直、许倬云等,亦为中国考古学与中国上古史界的领导人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