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 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

第二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洛阳建都始于周公营造洛邑,后周平王东迁,正式成为首都。

后汉光武中兴,兴建南北宫,毁于董卓之乱。

曹魏建立后,文帝、明帝相继修建洛阳,于故址建太极、昭阳等殿。

司马氏代魏,仍以洛阳为都。

洛阳并不大。

东西七里、南北九里,自汉以来差不多都是这个规格,与北魏时庞大的洛阳城不好比。

四面开有十二座城门,曰大夏门、宣阳门、开阳门、上东门、平昌门等。

洛阳城西北角有金墉城,乃曹魏时营建,分为三部分,联为一体,故称金墉三城,又名永昌宫。

修建金墉城的目的是“备不虞”,这个习惯应该起源于曹氏在邺城西垣北段修建铜雀三台。

金墉城的防御设施非常完善,与洛阳东北角的百尺楼一起作为全城的制高点。但在这会,却成为了废帝、废后及获罪宗室的羁押场所。

汉魏、西晋洛阳城之外,还有许多建筑,居住着大量百姓,甚至公卿士族也多住于此,如太尉府就曾位于城南,城东还有吴、蜀二主宅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