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清话事人 > 第172章 正治,是理想主义者搭台,投机

第172章 正治,是理想主义者搭台,投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苗有林举着长兴营游击的头颅,凶悍如虎,一下子就镇住了所有官兵。

全部弃械投降,乖乖当了俘虏。

清风寨从中挑选了数十人,纳投名状后,吸纳成为自己人。

所谓的投名状,就是亲手杀死了寨子里的一些肉票。

这些肉票,都是本地士绅、商贾。

杀了他们,自然就没有回头路了。

苗有林曾经是贵州绿营武官,凭借这个身份,他很容易就拿下了这部分人的忠心。

口号就是:绿营不坑绿营!

清风寨的势力吹气球一般急剧膨胀,达到了300多人。

此消彼长之下,长兴县人心惶惶。

除了县城,其他区域在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县衙的管辖。

知县躲在城中,向湖州、还有杭州府求援。

……

甄家老爷子终于死了,病故。

甄氏又寡了,新寡旧寡,无缝转换。

不负青春,不负阿坤。

她成了甄家这艘大船的新掌舵人,剔除了一些桀骜不服的老资格掌柜,启用了一大批年轻的掌柜。

旗下生意在短暂的混乱后,就恢复了正常。

而长兴县的头面人物,也发现了一个不能讲的规律。

清风寨巨匪如此猖獗,却从未对甄氏的产业、人员下手。

甚至和甄家来往密切的商贾,也安然无恙。

这绝不是巧合!

大清朝的士绅,商贾都是人精,深知看透不说破的处世哲学。

纷纷上门拜访,主动做起了赔本的买卖。

不求利润,只求和甄家搭上关系。

……

深夜,

李家巷铁矿,倒是象征性的遭遇了一次匪乱。

举着火把的土匪们喧闹了一夜,枪炮齐鸣,最终被击退。

紧接着,甄氏就向县衙提出申请,组建护矿队。

方知县自顾不暇,语焉不详,总之是似乎批准,又似乎不批准。

甄氏了然于心,回去后就大规模组建武装护矿队。

县衙就好似聋子一般,不闻不问。

在匪患结束之前,方知县都不会“知晓”。

但在境内太平后,他会

方知县是个成熟的地方官!

……

苏州府,也是城门紧闭。

胡之晃的城守营,被紧急召回。

城里也是紧张的要命,各种谣言乱传。

正如李郁所预料的,各类人选择相信了适合自己的那一款谣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