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靖难攻略 > 第304章 朱三受难

第304章 朱三受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一年下来,夏粮得交十几斤粮食,秋粮还得交五六十斤粮食,还得替他们服徭役……”

“主薄,您得管管啊!”

田间,听着百姓们的诉苦,朱高煦即便早有准备,心里还是不禁升起一种酸楚。

大明的田赋是定额不假,但字面上的征收数字和实际的征收数字往往是不一样的、

在读书人难以培养的这个时代背景下,一个县名义上的官员只有五人,想要依靠着五人办事收税是不可能的,因此朱元璋才会准许县收胥吏二十到七十人。

胥吏的俸禄不算低,可架不住人心贪婪,朱高煦记得前世看过的《海瑞集》里就写过一些故事。

普通百姓若是希望办些事情,便需要给出一些银两来馈赠胥吏,以此打通关节,避免被刁难。

这种情况在明初就有了苗头,到了明代中后期蔚然成风。

大小衙门,不管是胥吏还是官员都养成了积年皂隶,抑勒贱买为旧规,以百姓办事需要打点为常例。

到了夏秋征税、输送之时,又是污吏们上下其手的好机会。

缴纳赋税的百姓往往要以“火耗”为由额外上交一部分钱财,孝敬主事吏员以保平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