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靖难攻略 > 第486章 欣欣向荣

第486章 欣欣向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首要做的就是还是大力生产化肥,必须要让百姓们不说全部,起码高产区的百姓要能用上化肥。”

“现在有了铁路,只要南方的粮食产量足够多,就能调集足够多的粮食前往北方,实现南粮北调的目标。”

洪熙六年四月初,在朱瞻壑乘车南下前往云南的时候,朱高煦正漫步在北京城南的一块数千亩稻田之中,他的身后还跟着十余名身穿常服,好似农民的三旬青壮年。

可以看得出,这片稻田不同于这个时代的其它稻田,它们生长的比较粗壮,而田间也有不少正在播撒颗粒状的“农民”。

这里是北京太学农业研究院的试验田,而接受实验的都是他们经过筛选培育弄出来的优良水稻。

这些优良水稻经过培育后播种,并播撒了化肥厂生产的天然鸟粪化肥。

在丰富的营养物质加成下,它们生长的状态喜人,产出也必然不会太低。

“现在江南的化肥厂主要还是生产两种化肥,一种是鸟粪化肥,一种是骨粉草木灰化肥。”

跟在朱高煦身后,负责农业研究的袁徵与朱高煦解释道:

“前者每年经过蒸汽机调试,流水生产下,每年能产出十二万吨,后者由于开荒频繁,每年产出能达到三十万吨。”

吃饱饭是第一步,而这第一步需要很久才能实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