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国小鲜(科举) > 第 120 章 使团进京(四)

第 120 章 使团进京(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师徒俩照例来到玉带桥边。这里四面开阔,无法藏人,可以放心说话。

除了没遮没挡,风有点大,人有点冷,没毛病。

“上次倭国官方来使时,卢芳枝刚升次辅,风头正劲,连带一干儿孙鸡犬升天,什么三元六元的,什么傅孔雀,都不如一个卢实……”这些陈年旧事从汪扶风口中娓娓道来,迅速消散在风中,轻若无物,但秦放鹤依然可以从这只言片语间窥得一点昔年的波诡云谲。

那会儿的董春仅在内阁之中排行第三,韬光养晦,高阁老如日中天,且轮不到他跟卢芳枝联手摆弄。

卢实就是金汝为口中的那位小阁老,卢芳枝的幼子,也是他众多儿子、弟子中最为出色,也最器重的一个。

“……金汝为私下与倭国有勾连,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汪扶风平静道,“那厮是个两头吃,这边吃了源氏的,转过头去再吃藤原氏的……”

卢实酷爱海珠,源氏和藤原氏就疯狂投其所好,他卡了大头,再另挑了好的送入宫中。

如今太后娘娘最喜欢的一顶珠冠和一件珍珠衫,就是卢实进献之物,据说明珠流转,熠熠生辉,非凡间俗物可比。

听到这里,秦放鹤就知道从刚才起觉得漏掉的碎片补上了:

天元帝非常人,明察秋毫,金汝为在天子脚下勾连外国使者,皇帝不可能不知道。

但为什么不管?

一来,他是个孝子,卢实事先打通了太后的路子,天元帝就不可能轻易发作;

第二,金汝为实在胆大,剑走偏锋:我贪,但光明正大的贪,而且一点儿不偏帮,搜刮上来的好东西,我只留一点皮毛辛苦费,剩下的全都送到宫里去了。

但凡金汝为偏向了源氏或藤原氏的其中一方,就有通敌卖国之嫌,天元帝绝不能容忍。

可现在呢?

藩国人傻钱多,他们乐意送上门,我帮着太后娘娘干点脏活儿,哄得她老人家高兴,有何不可?

甚至秦放鹤毫不怀疑,倭国私底下孝敬卢实的海珠,也有相当一部分入了天元帝自己的私库!

这么一来,就说得通了。

官场,确实不是那么好混的。

秦放鹤缓缓吐了口气,看着乳白水汽瞬间消散在冷风中,“可是他才刚重返中央,下头的人就大张旗鼓叫什么小阁老,难道陛下当真宽纵至此?”

类似的称呼其实还有很多,像世子经常被尊称为小王爷,孟鸣分明是白身,也被人叫做小侯爷一样。

但那些毕竟是虚职爵位,与卢芳枝父子这边的内阁截然不同。

汪扶风意义不明地笑了下,反问弟子,“你可知这些年卢实一直周转于福建、两广一带,是在做什么么?”

这个秦放鹤还真知道,回答的瞬间,脑中突然灵光一闪,觉得隐约抓到了什么,“造船。”

汪扶风很满意他的反应,点点头,意味深长道:“是啊,造船……”

卢实千不好万不好,但唯独有一件,是汪扶风乃至董春本人都不得不服的本事:造船。

卢实不仅擅长督造船只,甚至近几年大禄海域横行的几款新式大海船,就是他一手设计的!

单凭这一点,天元帝就绝对会给予他超乎寻常的纵容!

听到自己的话出口的瞬间,秦放鹤的心也重重地沉了下去。

督造海船一事何其重大,且不说每年每季度从国库中拨款,单下面各造船厂、采购局等相互竞标要孝敬上来的银子,就是个天文数字。

卢实手握大权,说是割据一方也不为过。

而如今天元帝重视海外市场,前儿才额外拨了八十万两白银给兵部练船,日后那卢实必然越加猖狂。

若果然如此,来日矛盾浮出水面,他们真的能对付得了卢党吗?

难不成入阁……不对!

秦放鹤忽然意识到自己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

既然皇帝那样器重卢实,又值此海外扩张之际,越发该重用才是,怎么偏偏把他调回来了呢?

或者更进一步说,卢芳枝怎么舍得放弃经营多年的底盘,叫儿子回来。

秦放鹤的大脑再一次飞速运转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