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乾坤已定 > 第39章 鸡父之战(3)

第39章 鸡父之战(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赵武听后,大为动容,表示一定不能让叔孙豹这样赤胆忠心的贤人被无辜牵连,葬送性命。于是,他毅然去到楚国的营帐,找到傲慢霸道的楚国令尹,据理力争,决不相让,终于解救了叔孙豹。

万万没想到,叔孙豹的儿子继承父爵父职当上鲁国的外交大臣,竟然也遭遇了索贿,而且同样来自晋国。

叔孙婼被扣押后,士鞅的使者登场了。他向叔孙婼嘘寒问暖,表示出无限同情,接着又含沙射影的对韩起的处事能力表示怀疑,并声称,如果是自家主子出面,定不会让叔孙婼受此等委屈。

表演结束,狐狸尾巴终于露了出来——使者转达了士鞅的目的——“使请冠焉”。

当年乐王鲋向叔孙豹索贿,史书记载的用语是“请带焉”。两者对照,顾名思义,带即为衣带,冠则为帽子。

由此可见,春秋时期,尽管诸侯强势,王室微弱,在索贿这件事情上,仍是非常含蓄。表面上说的是衣冠,实则是财物布帛。婉转的表达,双方都有回旋的余地,可下的台阶。

如今却不同,有人公开向人索要LB牌子的旅行箱,并以此为要挟,是否备齐指定奢侈品,事关对方能否进入职业生涯的最高平台。而且类似的事情俯拾皆是,司空见惯。

当年,叔孙豹以一条裂开的布帛表明心志,而今,他的儿子独辟蹊径,命人送了两顶帽子给士鞅,意思是——就事论事,你要一顶帽子,我送你两顶,这已是我全部能给予的了。

当然,最后的最后,叔孙婼还是被赦免归鲁了。毕竟,鲁国所犯的错,根本没法与当年鲁国侵袭莒国,占领其土地相比。

时隔二十二年,同样是索贿,名目类似,受者是父子,辈分变小了,索要者的地位却是天壤之别,地位陡升。

乐王鲋之于当时的晋国,职位为大夫,要说有什么特殊之处,他还是时任君主晋平公的宠臣。对了,还有一点,当年栾盈攻曲沃城谋反,他给士匄献计,助士氏父子成功剿灭栾氏,成为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如今的索贿者,从宠臣近侍升级为权力核心人士——士鞅任上军将,六卿排名第三!

如果说乐王鲋是个宵小鼠辈,不足以将他的行为抹黑晋国政坛的话,士鞅的行为却不同,他代表晋国的最高核心权力机构的腐化变质。

犹记得士鞅的第一次出场,是作为受害者立的人设。

公元前559年,为报“栎之役”失利之仇,时任晋国中军元帅中行偃率领十二国诸侯联军直入秦国腹地棫林。

两军相遇之后,由于秦军在上游投毒,诸侯联军误食之后死伤甚众。见此情形,下军将栾黡建议撤退。中行偃仍在犹豫不决,栾黡已调转马头,不顾而去。接着,栾黡的死党兼搭档——下军佐魏绛也策马掉头,引兵撤离。

下军已失,中行偃无奈,只是命联军全数撤退。联军既走,秦军也不追击,双方并未正面交锋,战役即宣告结束,后世称之为“迁延之役”。

谁曾想,队伍中出个刺头——栾黡的弟弟栾针。此人是个脾气暴烈的猛张飞,千山万水赶来此地,为的是与秦国干上一架,如今说走就走,岂不枉费一路跋山涉水的艰辛?

思及此,他不听主将命令,号召一众勇士,杀向秦军大营。与他一道迎敌的还有他的好兄弟——时任中军佐士匄的儿子士鞅。

突然杀出一支队伍,双方都懵了。秦军士兵已经调头,眼见几名杀气腾腾的猛士直奔而来,慌忙拾起刀戈,严阵以待。撤退的晋军回应更慢,待反应过来时,杀入秦军大营的这支队伍已经迅速淹没在秦军包围的人海之中。

鏖战完毕,少数幸存者中,士鞅有幸在列,栾针却身中数箭倒在了血泊之中。狗尾续了貂,虽不光彩,无奈交卷时刻已到,只得如此收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