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乾坤已定 > 第44章 太傅论政(4)

第44章 太傅论政(4)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爹一生平庸,全赖祖辈积德,将我推至高位。其实——”韩起轻叹道:“才不配位,有愧国君所托。今日之所以和盘托出,因为你是我的儿子,爹希望你在未来执政时,能以此为戒。”

韩须迎视父亲,坚定的点点头。

父子俩闲谈结束,围绕一块玉引发的风波,却发人深省。

是年,韩起已年界古稀,他所犯的错不能再以年轻识浅为理由轻易原谅。既然还能出使,应对得体,表明他还不是老糊涂,还能胜任本职。所以,唯一的解释便是——身为晋国首席执政,韩起缺乏政治远见。

爱美求宝之心,人皆有之。借出使之机,公然向对方索取,显然太过无礼嚣张。

正如游吉和公孙挥所言,小小一块玉,不是大事,不费大财,送给韩起便是。此话不假。对郑国而言,招惹不起晋国这样的大国,息事宁人符合他们夹缝求生的自保原则。

可是韩起是代表晋国出使的郑国,他怎么能在如此庄重严正的场合,为了一块玉纠缠不休?要说他贪婪,应该勒索更多才对,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玉。他应该要求更多的马匹布帛,珍贵玩好才能匹配他大国执政的身份。

可是他没有。最后他特意致谢子产,说明他知道自己犯下严重的错误,感谢子产将他拉了回来。

由此可见,他的行事是莽撞的,缺乏周密思考的。你也可以理解为,他神经大条,向来如此。或者是性格使然,又或者是他对晋国霸主威信对应的执政角色缺乏认同,所以他是以韩起的身份聘问,而非以晋国国君代表的身份来访。

从韩起的这次表现来看,虽然执掌军政,他在晋国的威望不会太高。

韩起所为,让我想起数年前资本市场发生的一件大事。

某个交易日,大盘指数一分钟内脉冲式上涨5%,瞬间59只权重股涨停,市场声讨谩骂之声不绝,强烈呼吁监管层严惩操纵市场者。

市场传闻,是某券商系统缺陷,导致订单重复生成,触发巨量涨幅。

该公司的某位高级管理人员,很快就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否认公司与此事有关,还装作一脸无辜。打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袭——当天下午,监管层召开会议,认定事件原因就是某券商巨额买入。

接着是一系列的问责和惩罚,这位随便发言的管理人员,被处以罚款之外,工作还丢了。

虽然本人混得差,没在什么上市公司工作过,更别说担任高管。可是最基本的职责我略有了解——

身为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不管在公开场合还是自媒体,只要跟公司有关的话题,必须由董事会授权才能谈。你可以谈你的生活、预测天气、晒旅游照,可是只要涉及公司,不能随便说,不管什么场合。

这是身为打工人的基本常识,我不相信这个人不懂。毕竟,要坐到这个位置,如果是凭本事上来的,起码也要在职场上混个十来年才行。

如此轻率的乱发声,只有一种可能:对规章制度根本不屑一顾,我行我素惯了,爱说什么就说什么。

联想到此,我只能说,比起赵武,韩起不是位称职的执政大人。他对自身的身份和职责很模糊,对晋国身为霸主应该如何与诸侯盟国相处,也知之不多。

韩起不是贪婪的人,志不在聚敛财富。可是从他的表现来看,维护晋国的霸业,不是他的关注重点。或者他的执政风格是随遇而安,无为而治,又或者是公室无力,卿族强大,他也无能为力,干脆放任自流。

晋国的霸业衰微从晋平公执政开始,尤其是赵武去世后,加速衰落。这个时期,军政大权集于韩起之手,至今二十年,公室益微,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