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乾坤已定 > 第11章 魏舒登顶(3)

第11章 魏舒登顶(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不必着急,目前的情势还未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只是处事方式不同,没必要剑拔弩张。”女叔宽说道:“无论是士鞅、中行寅,还是智砾,皆是野心蓬勃的能者。相形之下,将军和表兄却是弱势一方。”

“大夫言之有理。”赵鞅说道:“我和表兄资历浅显,见识平庸,实在不足与其抗衡。”

“积少成多,积腋成裘,慢慢壮大发展便是,不必长他人志气,灭己方威风。”女叔宽安慰道:“我国与楚国争霸,楚国长期处于下风。因为楚庄王励精图治,楚国一度占了上风,不就是最好的佐证?”

“今日大夫的一席话,令在下如梦初醒,实在感激不尽。”说着,赵鞅冲女叔宽抱拳致意。

“将军言重了。”女叔宽赶紧站起身,“在下不过是站在友人的立场,希望将军能放下心结,看清形势,以和为贵。”

“好!”赵鞅回得铿锵有力,“在下听明白了!”

“中原各国都不太平,我国也是暗潮汹涌,考验各人智慧的时候到了。”女叔宽感慨道。

赵鞅点点头,陷入沉思。

他开始反思,他和智跞的关系。

如果不是因为从小一起长大,他不会对他那么失望。赵鞅是赵成的独生子,除了表兄,跟智跞玩得最好。他将心事跟智跞分享,智跞也把苦闷说与他听。他们都有对父亲的依恋,却早早就被割断,于是同病相怜,相互取暖。

回头一想,是自己把太多的寄望放在智跞的身上,希望受挫,才会大失所望甚至愤世嫉俗。如果把双方的关系冷却下来,保持一段距离观望就会发现,他们最重要的属性——身为各自家族的继承人,才是决定他们关系发展的关键要素。

他们不是出生市井贫苦家人的孩子,因为都爱玩弹弓竹蜻蜓就能和和乐乐相依相伴。长大后,同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迎来太阳送走夕阳。待到成家立室,在田间地头谈儿时趣事说子女成长邻里是非,做一辈子不离不弃的朋友。

出身富贵人家,注定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多变。

尤其是当他们一天天长大成年,为了应对外界的纷繁复杂,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身为家族宗主,责任重大,无可推卸,无处躲藏。

相应的,两个发小的关系,慢慢会演变成两个家族的利益取舍。假如有一方没有按照之前约定的方向走,就意味着背叛。

站在赵鞅的角度,智跞对两个家族的陷害等同于背叛。虽然他们之间没有书面的约定,可是赵鞅已经默认智跞跟他一样——至少从目前来看,赵鞅仍坚守着这样的信条——不拿不义之财,也不从诬蔑构陷他人中渔利。

智跞的背叛,并不是说他已经站在赵鞅的对立面,两人针锋相对誓不两立。而是他挑衅了赵鞅的处事底线,赵鞅无法忍受。

换个角度,站在智跞的立场来看,赵鞅的生气更像是无理取闹。他并没有给赵鞅许下任何承诺,也从来没有在赵鞅面前贩卖过这样的人设——兢兢业业老老实实的积累实力,不逾越规矩,不收不义之财,不走旁门左道。既然如此,赵鞅对他的疏离就是无事生非,自找没趣。

在如何壮大家族实力这件事情上,无论是智跞还是赵鞅,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谋取更多的田地封邑赏赐,获取更大的权力。

只是赵鞅尚未开窍,智跞先行一步。

失望来源于希望,只要把希望降低,失望便会自动萎缩矮小,释然才会落地。对赵鞅而言,把智跞看得不那么重要,恰恰是治愈心病的良药。

女叔宽的到来,劝服了赵鞅。未来的路很长,身为弱者,放下成见,不轻易树敌,方是自保良策。自己的阵营本就人数寥寥,动不动又排斥他人,岂非自断前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