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乾坤已定 > 第19章 又见疲楚(3)

第19章 又见疲楚(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着急什么呢?”忽然一个声音闯入,两人都吓了一跳,同时掉头往回看。

“原来是蔡大夫,失敬失敬。”二人异口同声。

“兄弟俩都在,想来定是在谋划大事。”蔡墨打趣道。

“我二人的脑袋,加起来还抵不上蔡大夫的一半,哪有能耐成大事?”韩不信自嘲道。

“非也非也。”蔡墨摇头又摇头,“后生可畏,前途无量,莫要妄自菲薄。”

“大夫金口,我俩必定一飞冲天。”说完,赵鞅拍拍表兄的肩膀,相视而笑。

自从赵鞅和中行寅铸刑于鼎后,蔡墨就没来过赵府。赵鞅听说,蔡墨对他颇有微辞。只是双方都未点破,都当没事发生过。

今日蔡墨主动来访,想是已不责怪赵鞅,赵鞅顿感如释重负。毕竟,蔡墨是董安于推荐给赵鞅的谋士智囊,二人向来相交甚深,因为一事断了情谊,实在可惜。

“既然两位要有好前途,势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蔡墨故作神秘的说道:“否则,在下就要修改运簿,徒生波折,让二位头痛不已。”

“敢情是上门勒索来了?”赵鞅故作惊诧。

“明目张胆。”蔡墨坦然承认。

“来来来,大夫请。”赵鞅引蔡墨走出书房,来到院子,经过走廊,问道:“不知大夫对何处满意?但得大夫入眼,在下双手奉上。”

“不愧是董大夫的弟子,大方豁达。只要将军送的,在下照单全收。”说着,蔡墨看向池塘的一方,指了指,“此时此刻,那座八角‘望春亭’正是在下所好。”

“好好好,咱们这就去。”三人有说有笑,直奔凉亭。

坐定之后,用过半杯茶,蔡墨说道:“今日无事,只是近来诸事颇多,想与两位将军叙谈解闷罢了。”

“我二人也是。”韩不信看看赵鞅又看向蔡墨,“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酒逢知己千杯少。”

“对了,刚才你二人说到什么?”蔡墨问道。

“不过是说为周王室修筑城墙一事,联想到今日的局势,不禁有感而发。”赵鞅轻叹一声。

“周王室的衰微已是日暮西山难以挽回,要说可惜,鲁昭公有国不得归才是真的遗憾,唉......”说完,蔡墨长叹一声。

“这倒是真的。”赵鞅十分赞同。“几次三番,眼看归国近在眼前,又临阵变卦,总是差那么点火候。”

“明明各方都在出力,努力促成鲁昭公返国,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韩不信的神情颇为烦恼,“也不知是大家没有全力以赴,还是天意弄人,注定鲁国国君就是有国难回。”

“国君客死他乡,权臣却安然身居高位,发号施令,统御臣民,诸侯亲附。驱逐国君者安享富贵,不受任何惩罚,国君却流落在外,看尽冷眼。实在替鲁昭公不值。”说着,赵鞅脸色凝重。

“物生有二、有三、有五、有的必依赖辅佐方能存活。所以天有三辰,地有五行,身体有左右,各有配偶。王有公,诸侯有卿,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天生季氏,辅佐鲁侯已经很久,百姓顺服,万民仰赖,不正顺乎天命?”蔡墨淡淡说道。

“季氏得鲁政久矣,此乃不争的事实。只是——”韩不信有和赵鞅一样的困惑,“鲁国乃周公封国,也是得天护佑,为何却失了权威,沦落到被逐的不堪境地?”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若非鲁国公室安逸放纵,试问季氏又何来机会收服民心,得人亲附?”蔡墨反问道。

“若论天命,季氏的出身也非同寻常。师傅从前曾对我说起,无奈我却忘了,还请大夫不吝赐教。”赵鞅诚心向蔡墨请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