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乾坤已定 > 第71章 最后敲定(3)

第71章 最后敲定(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对姑布子卿而言,这样的面相气势,是他阅人无数鲜少得见的。他像收藏珍宝奇石的专家,越是奇形怪状越能勾引他的兴趣,吸引他的眼球,令他沉醉赞叹。

对赵鞅来说,实用性占据上风。他的八个儿子,没有一个具备这样的特质,而这恰恰是他最看重的品质。他对自己最认可的一点就是——意志坚定、执行力强、敢为天下先。当然,他也明白自己的短板——遇事急躁、杀戮太重。

所以,他急切的渴望跟他拥有同样优点的人能为他所用,只要短板比他程度轻些即可。毕竟,不可能要求一个人既偏执又宽容,既严肃又跳脱,既勇敢又胆怯。只要他的盲区尽可能少一些,不阻碍他才华的施展就行。

姑布子卿来到赵府将近三十年,他太了解赵鞅了,他知道,这个评价深深打动了赵鞅,以至于他都不说话了。通常赵鞅生气会马上爆发,少有沉闷半天乌云密布仍不打雷不下雨的。一旦他不说话了,基本上是陷入了沉思,在琢磨字里行间的可能性。

“人不学,不知道,玉不琢,不成器。”姑布子卿留给赵鞅足够的思考时间之后,终于开口。“将军若要打磨这块璞玉,越早越好。若是耽误了时间,怕是要引以为憾。”

赵鞅没有抬头,只是把头转向右侧,继续低头思索。

天平跟他的头一样,渐渐向右侧倾斜——给赵毋恤一个名份,将他的未来纳入赵氏家族前途命运的一部分。

如果是这样,他的母亲要如何安置?她已跟马夫结为夫妻,绝不可能再把她当作枕边人,也不可能给她相应的名分。可是,由于儿子的缘故,必须提高她的待遇。怎样才能两全其美?他要好好想一想。

“早有先生教授功课,教习武艺,还要如何栽培?”赵鞅问道。

“如今所学,皆是学子循例必知的,并无特别之处。若要将他的才能激发,还得对他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材施教,方能出类拔萃,成为人中之杰。”

“呵——”赵鞅不禁莞尔,“明摆着,赵府上下晋国朝野,能担此任者,非大夫莫属。依我看啊,大夫如此急切要面见本将军,其实是收徒心切。”

“哈哈——”姑布子卿也跟着大笑。“知老夫者,将军也。”

“若是只认大夫为师,本将军却不与其相认,岂不两便?”赵鞅既不想惊动后院的众夫人,又能把儿子培养。

“将军想的是一箭双雕,却不知甘蔗没有两头甜。不相认却拜老夫为师,外界不知将军意欲何为,凭空揣测,谣言四起,人心恐慌,惴惴不安,反而得不偿失。不如大大方方的相认,表明将军只是想补偿少爷,助力成才,促其为赵家建功立业出一份力,或许各方都能接受。”

姑布子卿岂会不知赵鞅的顾忌?身为一家之主,并非赵鞅压制不住众夫人,实在是家事纠葛不同于敌我对立,强行硬施只是暂时把矛盾掩盖,待风头过后,势必卷土重来,无孔不入,防不胜防。最好的办法是发现苗头不对,早早将其扼杀在摇篮。

姑布子卿能理解赵鞅却不认同。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公开透明,神神秘秘反而会引起无端的流言,造成人心浮动,对各位少爷都不好。

“还是大夫想的周全。”赵鞅想做鸵鸟的计划泡汤,只得想方设法把事情做得圆满些。

“将军不必太过担忧,一步一步把九少爷带入大家的视野,久而久之,习惯了自然会接纳。再者,除了大少、二少,其余公子年纪相仿,一起读书玩耍,时间长了,彼此熟识了,都是好兄弟。”

“说的也是。”赵鞅点头表示赞成,想得太复杂,反而画地自限。

“说起来,将军能跟少爷相认,董大夫居功甚伟。”

“不是周舍、尹铎之功吗?”赵鞅瞪大了眼睛。

“两位总管有延请先生授业之功,董大夫于少爷却有周全之恩。”

“此话怎讲?”赵鞅大惊,难道有人曾对母子俩不利?

“将军从边境撤军归国后,九公子的母亲也随军回到绛都。由于将军没有特别吩咐,她被分派到后院替夫人们浣洗衣衫被褥。后来,肚子一天天大了,渐渐隐藏不住,据说已经有人准备下药,把孩子拿掉......”

“什么?”赵鞅勃然大怒,什么人竟敢未得他的指示把他的孩子杀掉?

“将军息怒。已是陈年旧事,既是恶果并未造成,既往不咎,息事宁人,方为上策。”

将军后院是缩小版的帝王后宫,里面的手段之下作,心思之阴毒,诡计之阴森,非常人所能想像。用兵如神的常胜将军若是投身其中,估计都会自叹弗如,甚至铩羽而归。

赵鞅点头,示意姑布子卿继续。

“董管家不知从何处得知此事,命在下连夜寻觅一位狄国壮汉,假称是跟女子已有婚约的远房表哥,正苦寻表妹。在下找到后,将他接入府,给他安排马厩的职事,唯一的要求就是照顾女子一辈子。若能履行,赵府绝不会亏待他。”

“可是,表哥并非一直跟着表妹,孩子还是跟他毫无关系,她们怎会放过孩子?”赵鞅仍是不解。

“这时候,就该老朽卖弄本事了。”说到这,姑布子卿无奈苦笑。这些装神弄鬼的旁门左道,从前是为了糊口不得不昧着良心欺骗人,想不到有一天竟用它挽救了一条性命。

“怎么说?”赵鞅十分好奇。

“老朽找到夫人,说孩子命硬,天生异相,求生意愿强烈。若是拂了他的意,怕是他到了阴间,小鬼束缚不住,跑到阳间作恶,家宅不宁。为了逼退夫人,老身还言之凿凿,恐怕对对某位少爷不利,甚至有性命之忧。”

“她们有那么好骗?”赵鞅仍是半信半疑。

“老朽又说,女子的情郎来找她,正好又入了赵府,可见千里情缘一线牵,此乃天意,不好违备。再者,将军既无意,女子也不可能凭借孩子得到青睐,料她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所以,最好顺从天意,让她跟表哥成亲。至于孩子呢,只能留下来,当作二人所生。但是,有个前提,要女子发誓,绝不可见将军。就算不小心遇到,也要绕道而走。”把埋藏心中多年的秘密说出,姑布子卿顿觉浑身轻松。

“一伙人背着我做了这么多事,却无一人向我禀报,赵府真是人才济济,个个英杰。”赵鞅语含讽刺。

“将军千万别怪董管家,他这么做是为了维护将军。”姑布子卿急忙解释:“若是将军知晓此事,定会将九少爷的母亲扶为侧室。可她是异族女子,在中原无依无靠,若是有人有心向她发难,根本毫无还手之力。将军政事繁杂,不可能时时护佑。最后,恐怕得了名分却失了里子,孩子难保。”

“怎会责怪董叔?”赵鞅感叹道:“府中大小事务牵扯甚众,人情世故复杂,某件事情的处置稍有偏颇,很可能会触发多个矛盾一齐爆发。董叔一人挑起赵家老小的责任,犹如走钢丝,时时小心,处处谨慎,心累如长途行军。而我......”

每每想到董安于,赵鞅的心总是不由自主的抽痛。此刻提起,又多了几分内疚。直到自裁前一日,他才提起卸下重担。他把一生的精力都给了赵府,最后时刻仍不离不弃。

护佑阿奴只是他为他做的其中一件事,他不知道的不知还有多少。他替他挡过人生的最大一劫,舍弃性命也在所不惜。其余纠葛麻烦,一触即发的冲突,又有多少被他暗中化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