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卷崽不成反累己(科举) > 31 031

31 03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三十一章

尽管对沈遇通过考试没多少信心,但是裴先生还是尽心尽力地将自己所知都说了出来。

其中就包括了一件沈遇先前了解得不算清楚的事——大周科举的最低一级考试,并非童生试,而是“科考”。

所谓科考,便是在乡试之下,由各省、直提学官住持的选拔考试,规定除“在京吏典、承差人等”由所在衙门保勘和礼部考送外,各省、直的应试生儒,只有科考中式,方能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注1]

自大周建朝以来,科举发展到如今,各省、直都有许多未入儒学的士人以“儒士”身份参加乡试的例子,而他们之所以具有参加乡试的资格,是因为参加科考中式,而非童生考试中式。[注2]

听到这里,沈遇恍然。

先前时候,他一直以为童生考才是科举的最低一级考试,但经过裴先生讲解之后,他才得知,它仅仅是决定童生,也就是尚未入儒学的士人能否成为府、县学生员的考试,虽然与科举考试有一定的联系,但实际上没有直接关系,盖因它并不是参加科举必经的一级考试。[注3]

也是到了此时,他才后知后觉地明白过来——冯县令当时建议他参加明年开春的县试,大概并不是当真要让他考个功名出来,而是让他努力通过县试,从而获取一个入县学读书的资格。

想通之后,他不由为当时的自己感到一丝赧然。

裴先生也在此时开口道:“我与县学的宋教谕相识,他是个颇有学识之人,说句学富五车也不为过,只是时运不济,连续六次会试不中,遂绝了科举之念,候官被派到咱们县当教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